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技创新
科技尖兵分享奋斗故事

发表时间:2024-03-31 04:23:10 来源:科技创新

  本报讯(记者 陈强)近日,城市副中心举办“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建功副中心”新闻发布会,5位来自副中心建设一线的科技尖兵、创新人才代表,分享了他们与副中心的故事。

  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绿心“三大建筑”、东六环入地改造项目等一批气势恢宏的“超级工程”,勾勒出副中心未来的城市图景。来到发布会现场的5位科学技术创新人才代表中,有3位是“超级工程”的建设者。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角,“三大建筑”已经亮出美观的外立面。其中建筑体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是剧院项目。北京建工集团城市副中心剧院项目总工程师付雅娣说,这项“超级工程”涉及声学、灯光音响、舞台机械等60多个专业系统、30多个学科门类。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机电设施运转影响剧院的声学效果,她带队编写了建筑版的“查重软件”,只要导入声学参数和机电设施排布方案,就可以由软件模拟“巡线”,交叉比对,一番排查,即可找到所有“越线”节点部位。

  东六环入地改造项目是一个在地面上看不见的“超级工程”。中铁十四局的“90后”孙长松,是项目部的盾构经理,也是盾构机驾驶员队伍的负责人。两年多来,国产最大直径的泥水平衡盾构机“京华号”成功攻克了55个地上风险源,完成7336米地下穿越,地层沉降始终控制在毫米级,创造了国内同类型工程项目施工新纪录、业内最快开挖纪录。“能够参与这么重大的工程建设,我深感荣幸。”孙长松说,“京华号”在行业内首次应用了超大直径盾构同步双液注浆工艺,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5位科学技术创新人才代表中,还有一位学生。她叫张晓恬,是中国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也是通州区永乐店镇西槐庄村科技小院的院长。“在科技小院,我们既是学生,也是农民、销售员、宣传员。”张晓恬说,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利用互联网“直播带货”等方式,西槐庄村的集体收入已经从2020年的11万元增长到了2022年的70万元。

  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表示,在城市副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尊重科技、尊重人才,充分的发挥科技尖兵在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慢慢的变成了一条重要的原则和经验。“现在的副中心是一片建设的热土,是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诚挚欢迎社会各界优秀人才来副中心创新创业,也由衷地感谢各行各业建设者在副中心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胡九龙说。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